冷觀中美貿易摩擦
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給中國的貿易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大挑戰(zhàn),也會為中美關系帶來嚴峻考驗,但中美關系不會輕易倒退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皇甫平麗
美國商務部1月6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價值超過3億美元的鋼絲層板初步征收43%至289%的反傾銷關稅。
此前一天,美國鋼鐵工人聯(lián)合會和四家美國公司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申請,要求對中國產鉆桿征收109%至274%的關稅。
來自美國方面的這些舉動顯示,2010年對中美經貿關系來說不會是一個太平之年。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專家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已有愈演愈烈之勢,給中國的貿易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大挑戰(zhàn),也會為中美關系帶來嚴峻考驗,但不會升級為中美貿易戰(zhàn),中美關系不會輕易倒退。
美國頻舉大棒的背后
美國一向自命為自由貿易的倡導者,同時也在金融危機期間多番作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承諾,但受訪專家指出,美國的典型特點是說一套做一套,無論是國內的“購買美國貨”條款還是針對他國的貿易制裁,都清楚表明美國的行為是在以各種借口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
據(jù)統(tǒng)計,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美國政府已經對中國產品進行了至少十余次“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2009年12月3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批準對價值約27.4億美元的中國產油井管征收10.3%至15.78%的關稅,這是近年來美國對華最大的反傾銷反補貼案。
同年9月的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更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奧巴馬成為第一個對中國擊下特保調查大棒的美國總統(tǒng)。他宣布,從9月26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即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在今后三年分別加征35%、30%和25%的附加關稅。
輪胎特保案開了一個非常壞的頭,因為今后會有更多的美國利益群體要求奧巴馬政府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特別關稅,從而使中美之間爆發(fā)貿易摩擦的危險性進一步增加,另外其他一些國家也會跟風,對中國采取與美國特保案類似的做法。
對此,中方迅速作出反擊,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啟動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
奧巴馬的前任小布什當政期間,美國曾對中國發(fā)起6起特保調查案,最后均未實施,但奧巴馬卻開了先例。這印證了此前不少專家的判斷。奧巴馬上臺伊始,這些專家曾指出,與共和黨相比,民主黨一直號稱代表勞工階層的利益,其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更濃厚,因此今后一兩年內,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增加。
確實,奧巴馬一面強調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另一面在對華經貿關系上施壓。“民主黨看似對華關系好,但民主黨執(zhí)政期間也會是對華貿易摩擦的高發(fā)期,”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所所長陳鳳英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說。
她認為,目前奧巴馬民意支持率下降,又面臨中期選舉,同時還面對失業(yè)率居高不下這一難題,出于保民意、保選票的政治需要和減少失業(yè)率的經濟需要,必定還會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做文章。
陳鳳英分析說,中美貿易摩擦有著多重背景,除了民主黨這一政治背景,另一個大背景顯然是全球金融危機。在世界經濟仍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美國會繼續(xù)以貿易保護主義來保護自己,支撐未來經濟的復蘇。
中國社科院世界華商研究中心主任李眾敏接受本刊記者訪問時也指出,美國經濟目前雖有復蘇,但失業(yè)率很高,只要美國就業(yè)形勢沒有改善,強大的工會力量繼續(xù)對奧巴馬政府施壓,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就會長期存在,并愈演愈烈。
中國處于風口浪尖上
陳鳳英對本刊指出,另一個更深層次的背景是國際格局背景,即中國的崛起。她預測,未來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會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而減緩,但是,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反而會有增無減,更加凸顯;這也將成為未來幾年中美矛盾的焦點。
從力量格局變化來看,貿易方面,2009中國已經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商品出口第一大國;經濟上,2010年中國的GDP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歷史上,美日貿易摩擦最嚴重的時期就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后。由此不難理解,中國正處于風口浪尖之上,未來中美間的合作和摩擦都將是空前的。
令人關注的是,美國一再試探中國在貿易爭端解決方面的底線,也會成為別國參照的風向標,中國還會在世界范圍內成為反補貼和反傾銷的目標和靶子。例如,2009年12月23日,阿根廷就步美國輪胎特保案后塵,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輪胎啟動反傾銷調查。
來自中國商務部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去年前10個月,中國已遭受貿易救濟調查99起,共涉及116億美元。而在以往,每年中國受到的貿易救濟調查最多也只有40起左右。另外,目前全球正在調查而未實施貿易制裁的134項救濟措施中,也有77項涉及到中國。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上個月在一個研討會上也指出,中國在應對貿易摩擦和維護貿易安全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處于國際貿易摩擦的中心地帶,國外對華貿易救濟案件激增,反補貼和特保逐漸成為焦點。
王超還指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匯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zhí)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yè)擴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層面。
李眾敏也認為,貿易摩擦還會帶來投資方面的摩擦。在這方面,中國可以考慮曲線出口,將產能轉移到海外一些地區(qū),特別是美國以外的地區(qū),淡化原產地原則的影響。
王超提出,為應對貿易摩擦,推動中國及全球經濟復蘇,要充分借鑒國外特別是發(fā)達國家的成熟做法和經驗,完善貿易救濟體系,提高應對貿易摩擦和維護產業(yè)安全的能力,構建有利于產業(yè)發(fā)展的國際經貿環(huán)境。
能否加快外貿體制改革和轉型升級步伐,實現(xiàn)進出口貿易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協(xié)調發(fā)展,對中國尤顯緊迫和重要。
為什么是鋼鐵業(yè)
無縫鋼管、油井管、鉆桿、鋼格板、鋼絲層板……美國近來的對華貿易摩擦多集中在鋼鐵業(yè)。據(jù)鋼鐵業(yè)內人士分析,鋼鐵產品未來遭受“雙反”調查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尤其是中國最主要的輸美鋼鐵產品管材類制品。
鋼鐵業(yè)為何成為“重災區(qū)”?陳鳳英指出,隨著中國在制造業(yè)上的競爭力增強,“雙反”的目標已逐漸從制造業(yè)一般產品如鞋類、服裝和玩具轉移到相對資本和技術密集行業(yè),而這些行業(yè)往往也是全球產能過剩的行業(yè)。
這位專家說,以此推測,過幾年中國的汽車、機械制造和船舶制造等行業(yè)也會和鋼鐵業(yè)一樣成為目標。
在國際貿易中,全球產能過剩的行業(yè)往往競爭激烈,而研究顯示,2015年全球產能過剩會達到一個很高的高點,而中國自身也正面臨產能過剩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問題。對此,陳鳳英認為,面對現(xiàn)實,中國一方面應該在應對“雙反”方面據(jù)理力爭,另一方面也應對自身進行調整。如果在產業(yè)結構、產品結構、消費和投資結構以及地區(qū)發(fā)展結構上進行內部調整,改變失衡狀態(tài),外圍的矛盾和壓力就可減少。她還認為,在這方面,中國比日本有優(yōu)勢,因為日本人口和資源少,國內沒有市場。
本刊記者注意到,2009年國慶節(jié)前,國務院批轉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就指出,鋼鐵行業(yè)產能過剩情況仍在加劇,造船業(yè)的產能過剩矛盾也很突出。
一個多月后,中國歐盟商會在北京發(fā)布了一份題為《中國產能過剩研究》的報告。其主席伍德克表示,雖然中國政府最近實施的遏制產能過剩的政策是積極的第一步,但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在國際上產能過剩明顯加劇了中國與重要貿易伙伴間的貿易壓力,已成為反傾銷案層出不窮的驅動因素之一。伍德克還預言,由于國際貿易制裁調查通常需要進行一年時間,2010年下半年可能成為中國貿易摩擦的高發(fā)期。
歐盟商會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導致西方貿易保護顯然是荒謬的,不過這也提醒中國更要練好內功和外功,積極采取維護我外貿利益和權利的措施,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貿易摩擦進一步高發(fā)做更充分準備。
中美關系面臨考驗
1月5日,美國智庫歐亞集團發(fā)布報告稱,由于貿易摩擦加劇,中美關系今年有可能惡化,成為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風險。美國一些媒體近日也紛紛發(fā)表“唱衰”中美關系的文章。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月11日在其新年首次亞洲之行的第一天聲稱,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可能在2010年進入一個不愉快的時期。不過,她同時表示,期望美國與中國之間真正形成一種成熟的關系,符合兩國領導人峰會期間有關積極、合作和全面雙邊關系的表述,這能保證當雙方的選擇存在差異時,美中關系不會偏離軌道。
接受本刊訪問的多位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將中美關系列為2010年全球最大風險的說法顯然有些“過頭”。他們認為,中美之間解決貿易爭端的途徑有很多,中美經貿關系對于美國的重要性在上升;今年中美經貿關系及整體關系會比去年嚴峻,但相信兩國領導人都有智慧和決心來控制摩擦和矛盾,避免中美關系出現(xiàn)大的倒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甄炳禧對本刊記者指出,中美關系從來都是有起伏的,具有兩面性。
奧巴馬2009年初上任后,中美政治和經濟關系開局良好。特別是胡錦濤和奧巴馬在倫敦會晤后達成共識,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此后,中美之間高官訪問頻繁,7月份中美第一次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成果明顯,11月奧巴馬訪華?梢哉f,在金融危機形勢嚴峻期間和奧巴馬上任的前半年多時間里,中美關系還不錯。
不過,甄炳禧認為,金融危機期間,美國需要中國幫助刺激經濟,好多問題和矛盾可能被暫時擱置和掩蓋,隨著危機后局面轉好,中美關系消極一面又將重新浮出水面。例如,從輪胎特保案開始,美國對中國實行的貿易保護案例之多,金額之大歷年來罕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歐也在進一步對華聯(lián)手施壓;最近,政治上一些問題也在凸顯。
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一味激化經貿摩擦和其他矛盾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陳鳳英認為,中美經濟上的摩擦有著復雜性和長期性,如果處理不好,中美關系會更加磕磕絆絆,但若處理得好,一定程度上則可實現(xiàn)良性互動。而且,中美的摩擦將是空前的,但合作也是空前的。
甄炳禧認為,應該看到,中美經貿關系已經與10年前不一樣,原先是一邊倒的局面,但現(xiàn)在雙方經濟上相互依存加深。中國也有反制美國的實力,例如中國在特保案后就迅速采取了有效的反制措施。加上兩國已建立了更多協(xié)調談判的渠道,如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和商貿聯(lián)委會,因此摩擦仍應是可控的。將雙方的摩擦和矛盾控制好,使得中美關系不出現(xiàn)倒退,這對雙方長遠的利益也有好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