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絕大多數股票型基金沒有跑贏股市大盤,甚至沒有超越其比較基準,于是乎,基金公司的專業(yè)投資能力遭到質疑,以至于部分新基民轉而投身新股民的行列。年初好不容易出現的新基民超過新股民、基金熱超過炒股熱的大好趨勢正在發(fā)生逆轉。在股指迭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股民數量暴增。據最新資料統(tǒng)計,散戶股民的股票持倉量再次超過機構投資者的持倉量。如何看待新基民批量轉變?yōu)樾鹿擅?為此,記者采訪了華寶興業(y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總監(jiān)宋三江。
棄基轉股非明智
宋三江認為,基民轉股民是福是禍?稍有“歷史觀”的人們分析一下不難發(fā)現,股票市場發(fā)展的歷史,既是不斷開發(fā)股民的歷史,也是不斷消滅股民的歷史,這個進程的催化劑就是開放式股票基金的發(fā)明和發(fā)展,以至于歐美股市最終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流,散戶股民大都投靠基金,指望基金經理為其搏擊跌宕起伏的股市。究其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股市長期發(fā)展的歷史殘酷地證明:散戶股民投資的最終結局是“七二一”,即七成的人賠錢,二成的人平本,一成的人賺錢,與此同時,美國自從1924年發(fā)明開放式股票基金以來,絕大多數基金賺錢且平均年度復利投資收益率為10%-12%。再看咱們中國,自從2001年有開放式股票基金、1998年有規(guī)范的封閉式基金以來,所有成立一年以上的200只股票型基金或偏股型基金清一色賺錢,且平均年度復利投資收益率為15%-25%,而其間又有多少股民在賺錢或賠錢呢,大家都心知肚明。2007年以來,面對短期瘋狂的題材類股市行情,因為基金收益暫時不及炒股收益,有人就急功近利地棄基轉股,實非明智之舉。
股海無邊 基金是岸
宋三江說,一個人到底是選擇炒股還是投資基金,不僅體現為不同的投資模式導致不同的投資收益和風險,而且體現為不同的財富人生觀念和生活方式。堅定選擇投資基金的人們認為:財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實現財務自由,我們在辛苦地履行“人找錢”的人生使命歷程之中,只有依靠共同基金這種能夠省心省力的投資理財工具,才能讓“錢自動找錢”,從而更輕松更自由地享受財富帶來的幸福人生。而那些僅憑一知半解就投身股市的人們,漲的時候賺錢不知其然,跌的時候虧錢不知其所以然,漲漲跌跌使其寢食難安,卻最終難免“竹籃打水一場空”,豈不是在“人找錢”和“錢找錢”兩條戰(zhàn)線上都疲于奔命,勞心費力,哪有財富人生之樂?何見財務自由之路?在采訪最后,他以自己的專業(yè)感受善意提醒新股民:股海無邊,基金是岸。(曹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