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奧運的日益臨近,個人理財市場也出現了奧運概念產品。奧運會對于經濟的拉動有目共睹,但對于理財產品收益有何影響,百姓還應該仔細分辨。
奧運產品亮點不斷
綜觀近期的理財市場,奧運題材是最大的亮點:光大銀行推出的同升12號理財產品,精選了聯(lián)想集團、青島啤酒等8家與奧運會相關度較高的消費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收益與這些企業(yè)在港上市的股票價格掛鉤;中國銀行的掛鉤奧運焦點股票籃子美元產品,其收益與一籃子在香港上市的奧運焦點股票掛鉤,掛鉤的6只股票包括中國網通、中石油、中國財險、中國國航、聯(lián)想集團和青島啤酒。
奧運會已經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從目前市場已經推出的理財產品來看,許多有著良好的表現。
辯證看待奧運概念
從滬深股市的運行來看,奧運板塊確實在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表現不錯,但奧運倒計時一周年過后,奧運板塊個股卻紛紛下跌,在香港股市也是一樣。一款標明最高收益率可達15%的奧運概念理財產品,經過模型測算之后,實際的預期收益只有11%,如果遇上股市的系統(tǒng)性風險,收益率更會大大下降。
除了銀行理財產品之外,收藏投資市場也紛紛推出奧運概念產品,從奧運會徽、奧運吉祥物,到奧運火炬,從郵票、紀念幣,到金銀磚。奧運概念藏品成為收藏市場上一個獨特的投資板塊。奧運板塊收藏品“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只要有新品種推出,都被搶購一空。其巨大的收藏價值固然不可否認,但投資時還是應該有所取舍。從海外市場來看,一些奧運收藏品從受追捧到無人問津的情況,并非個例。
勿僅憑概念選產品
除了奧運概念之外,目前理財產品市場還有許多概念,如一家商業(yè)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掛鉤路易威登等歐洲奢侈品牌。除此之外,理財產品掛鉤鋼鐵、石油、房地產、環(huán)境保護、水資源、可再生能源、農產品等概念也開始逐漸流行。
想要分辨概念是否具有“錢途”,可能是風險投資人士的特長,但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僅僅憑熱門概念去選擇理財產品,其風險還是很大的。對此需要了解它們掛鉤的具體品種,究竟是股票、基金還是債券。只有弄清了投資標的,才能對于其預期收益率進行評估,并最終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承擔這些投資風險。(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