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5日電 香港《文匯報》消息,由著名作家賈平凹主編的《美文》雜志今年舉辦的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征文大賽于九月十八日落幕,《美文》雜志在九月下半月刊中推出了獲獎作品專號,這一期的封底刊發(fā)了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手寫的題詞,然而有細心的讀者指出,鐵凝在題詞的第一句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錯別字,把“風華正茂”的“茂”字寫多了一“點”。即是在“茂”字的下部“戊”寫成了“戍”。因而引起網(wǎng)上對此議論紛紛。
我們中華大地的許多名勝古跡,自古以來,都有不少達官貴人或文人墨客題詞立匾。有些景點的牌匾上出現(xiàn)了“錯別字”,而這些“錯別字”都是書者的炒作,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給游人細啄品出韻味。
首先說清代的康熙皇帝,是個舞墨弄文之人,他到處題書立匾,錯字八七,因為他是皇帝,也無人敢予矯正,錯有錯著,并引出一連串有趣的故事。如果你到承德避暑山莊旅游,門前那個大大的“避暑山莊”牌匾,是康熙皇帝親筆題的,在“避”字這個字上,康熙在辛字下面加上了一橫,預示著康熙帝的江山更穩(wěn)定。
在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碑上,繁體漢字的魚字下面是四點,可碑上那個“魚”字底部只有三點!盎ǜ塾^魚”也是康熙皇帝的手跡。為什么少寫了一點呢?原因是康熙信奉佛教,崇尚好生之德。在漢字里,三點為水,四點為火!棒~”字底部是四點,有火之疑。魚遇火必死,遇水才能生?滴醪幌媵~死,便將“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三點,以示好生之意。
在杭州“蘇堤春曉”景點的碑上文字,也是康熙帝御筆親題的,但文革時被毀壞了,后補修重立。當年的“蘇”字和“堤”字都是錯字!疤K”字是草頭之下,“禾”右“魚”左,而碑上的“蘇”字卻是“魚”右“禾”左。傳說蘇東坡特別愛吃魚,每次吃魚的時候,如果侍者把魚放在左邊,他可以把整盤的魚吃完,如果放到右邊則生氣,因為蘇東坡是“左撇子”,所以康熙故意把魚寫在右邊,以此紀念蘇東坡;而“堤”字則把“土”旁寫成“耳”旁。一是因為中國文字講究象形,“耳”的字形與蘇堤的地形相似;二是意境貼切,在蘇堤上可以聽到六種聲音:魚躍水聲,風吹柳聲,鳥兒鳴聲,知了蟬聲,蟋蟀叫聲,游人步聲。后來碑上這兩個字被編入《康熙字典》。
又如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堂右邊的匾額“坐花載月”,是光緒四年清人馬福祥所題。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系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懷念歐陽修之韻事而題。我們在平山堂參觀時,導游員特別提醒我們注視“風流宛在”這塊匾額。你們注意看,“流”字少了一點,而“在”字多了一點,大家不要認為堂堂總督寫了錯別字,而是用字靈活巧妙,意教后人,風流少一點,實在多一點。
今次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題寫的“風華正茂”,在“茂”字下部中間多加了一點,不知其意如何?可能會引出許多故事。 (陳培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