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一月三日電 題:三峽文物“移民”記
作者 郭虹
“在三峽工程中,‘移民款’用得最多的人是‘張飛’!”重慶市移民局政策法規(guī)處處長郎誠詼諧的回答引得到訪記者一笑。
在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中,除了有 “為國家、舍小家” 、令世人感動的百萬大移民外,還有一批長居三峽逾千年的老“移民”,在世紀工程中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涅槃,云陽“張飛廟”便是其中之一。
一千七百多年前,張飛在閬中被暗害,其首級為重慶云陽一漁翁打撈上岸、就地埋葬,世人在此立廟紀念。因三峽工程的修建,蓄水線下的張飛廟成為庫區(qū)惟一一個遠距離整體搬遷的文物單位。作為三峽工程中的特殊“移民”,中國投入四千多萬元人民幣對其進行原樣整體搬遷,“張飛”的搬遷經(jīng)費及規(guī)格都堪稱三峽庫區(qū)最大的“移民”。
今日再看新三峽,這位忠勇將軍雖溯江而“上”三十公里,但一磚一瓦仍是往日痕跡,未有半分改變。一千七百歲的張老“移民”仍可靜享江上清風,看高峽平湖萬帆競發(fā)。而在下游不遠的三閭大夫詩人屈原,其在故里秭歸的祠墓在十年間進行了兩次搬遷,使這位楚大夫仍能看見故鄉(xiāng)的芳草和紅橘。
不僅是張飛廟,不僅是屈原祠,高峽出平湖使秭歸、巴東、巫山、奉節(jié)等多個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古城和著名歷史遺跡永存江底。但在這短短十余年間,這批特殊而無聲的“移民”在中國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財力下,均得到妥善安置,并向世人呈現(xiàn)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璀璨的長江文明。
大江截流十年。到如今,三峽地區(qū)惟一保存完整的袖珍古城大昌已完成整體搬遷,并向世人開放;庫區(qū)最大的文物原址保護項目、“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涪陵白鶴梁水文題刻通過“無壓容器”方案進行原址水下保護,游客可于今年在水下參觀不再浮出水面的珍寶;中國現(xiàn)存體積最大、層數(shù)最多的穿斗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石寶寨亦成為水庫中的一個島嶼,與陸地廊橋相連,成為江中一顆明珠,景色更勝當年。
來自重慶市移民局的最新資料顯示,從一九九七年重慶庫區(qū)文物保護規(guī)劃開始實施以來,相關部門實施了五十四項原地保護項目,實施落架拆除及切割搬遷九十一項,其中包括張飛廟在內(nèi)的五十五項完成了異地復建工程。
行舟三峽,當這些無聲的特殊“移民”如畫卷般的呈現(xiàn)在游者面前,隱隱能聽見她們哼吟著一曲安詳、綿長的華族樂章。(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