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昨天晚上7點,備受關注的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終于揭曉——法國新寓言派領軍作家68歲的勒·克萊齊奧因其作品“展現(xiàn)詩意冒險和感官狂喜”獲得這一重要殊榮。
克萊齊奧從年輕時就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曾三次來過中國。
瑞典學院終身秘書恩達爾上周放言,文學獎不會給美國人,瑞典人確實沒有食言,獎章和140萬美元依然留在了歐洲,非歐洲裔作家獲獎的夢想再次破滅。歐洲作家已經(jīng)連續(xù)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自1994年大江健三郎獲得文學獎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唯一一次走出歐洲還是在2003年,由南非作家?guī)烨蝎@得。
“作為作者,展現(xiàn)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fā)掘了隱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比鸬鋵W院的授獎辭這樣說。勒·克萊齊奧,1940年生于法國尼斯,8歲時舉家遷往尼日利亞,他父親于二戰(zhàn)期間在那里行醫(yī)。這一經(jīng)歷和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頗為相似。1963年,勒·克萊齊奧出版了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并獲得勒諾多文學獎。此后他相繼出版了30余部作品,包括小說,隨筆,翻譯等。1980年,勒·克萊齊奧獲得保爾·莫朗文學獎。在成名作《訴訟筆錄》里,克萊齊奧刻畫了主人公亞當·波洛的形象,他過著流浪漢的生活,到處閑逛、抽煙、喝啤酒,住在荒置的小房子里,皮膚上一層汗泥。如果說那本小說里至少還有一個主人公的話,那么在《戰(zhàn)爭》里,作者已摒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所有主要構件: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在作者看來,人類生存條件這一類的問題,似乎本不需要時間、地點來說明。1994年,他在法國《讀書》雜志作的一次讀者調(diào)查中,被評選為在世的最偉大的法語作家之一。
瑞典學院稱,勒·克萊齊奧早年就已“赫然成為關注生態(tài)的作家,這種傾向更因《飛行書》、《戰(zhàn)爭》,及《巨人列傳》等作品而得到強化”。勒·克萊齊奧最初繼承了新小說派的某些創(chuàng)作元素,但在1980年他以一部《沙漠》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做出突破,瑞典學院稱,這部作品“蘊含著北非大漠中失落文化的宏偉意象,與之相對的是不速之客眼中所見的歐洲圖景”。這部作品還讓勒·克萊齊奧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獎。
勒·克萊齊奧的作品《Ballaciner》于2007年出版。瑞典學院稱,這部作品“極盡私密”,“是書寫電影藝術的歷史,以及電影在作者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散文。”此外,勒·克萊齊奧還創(chuàng)作了為數(shù)不少的兒童文學作品,比如1980年的《安眠曲》,為此國內(nèi)一位編輯最初以為他是一位法國兒童作家。
克萊齊奧和中國
“我保留了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
勒·克萊齊奧曾先后三次來過中國,但每一次都是悄悄地來。第一次大約在1990年,第三次是今年1月28日,他獲得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親自來北京領獎。當時,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法國作家沒有引起中國媒體的關注,正如他的作品在中國不受重視一樣,研討會上沒有一位普通讀者和媒體,場面頗為冷清。事實上,克萊齊奧的作品從1980年代就開始被國內(nèi)譯介,陸續(xù)出版了《烏拉尼亞》、《流浪的星星》、《金魚》等。
勒·克萊齊奧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1960年代就曾申請來中國,他曾經(jīng)說過:“那是在1967年,我申請加入在中法兩國交流合作協(xié)議框架下的由法國派往中國的第一批年輕人的隊伍。我現(xiàn)在還能回憶起我當時的急切心情,我的家鄉(xiāng)尼斯的天空在我的眼里看來好像也煥發(fā)出了別樣的光彩,就如同我看過的曹雪芹寫的《紅樓夢》里插的古老的版畫一樣。我買了一本漢法詞典,還有一本中國書法的教材。我的申請沒有獲得批準,這件事長久以來都是我的一大遺憾。但我卻一直保留了學習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的興趣,對我來說,它代表了東方思想的搖籃。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鑒賞中國的京戲和國畫對我產(chǎn)生了很深遠的影響。我尤其喜歡中國現(xiàn)代小說,比如魯迅和巴金的小說,特別是北京小說家老舍的小說。我發(fā)現(xiàn)老舍的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專家說
“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家”
余中先(法語文學專家、《世界文學》主編)我一直覺得,勒·克萊齊奧是當今在世的最偉大法語文學作家之一,他獲獎是遲早的事情,而且離上一次法國作家獲獎已經(jīng)有23年了,上一次是1985年的克洛德·西蒙,所以現(xiàn)在輪到勒·克萊齊奧我一點都不吃驚。今年年初,勒·克萊齊奧曾經(jīng)第三次來到中國。來的那天他說生病了,拉肚子。原來他穿了一雙涼鞋來到大冷天的北京,不知道,他是因為久住熱帶而習慣穿涼鞋(他的家在尼斯,在法國就算是最南方了,而他經(jīng)常在非洲居住),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反正,上身正裝,下身涼鞋,好像也不搭配,但也不是不修邊幅。十多年來,勒·克萊齊奧基本上生活在美國。偶爾回法國,也住在南方的地中海海濱的尼斯,還去過泰國、韓國教法語?巳R齊奧關注文學中的Economie。不是經(jīng)濟學中的經(jīng)濟,是經(jīng)濟生活中的節(jié)省,因此在寫作主題上他是反對現(xiàn)代文明和現(xiàn)代社會的。
袁筱一(華東師范大學法語系系主任,《戰(zhàn)爭》譯者):聽到他獲獎我真的太高興了,我一直在鼓動國內(nèi)出版界的朋友趕緊出版這位作家的作品。勒·克萊齊奧出道時師承的是法國新小說派的風格,后來有所轉(zhuǎn)變,現(xiàn)在是法國文壇新寓言派的領軍人物。由于他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國外,所以他的寫作視野也比較開闊,比如他的作品就有很濃的拉美風格。他的作品,主題上關注的是現(xiàn)代社會問題,對后工業(yè)社會和現(xiàn)代文明持反抗態(tài)度,希望重新回到大自然。雖然他是目前法語文學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但他在國內(nèi)也可能是知名度最低的法國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早就有介紹,但反響都很小。
編輯說
他的新書很通俗
黃霞玲(人民文學出版社克萊齊奧作品編輯):
他的最新小說《烏拉尼亞》今年年初出版,相對而言這是本比較通俗的小說,用一個烏托邦的寓言反諷當代社會的矛盾。年初我們邀請他來北京參加一個研討會,他是一個非常沉默的作家。
作家說
對中國作家沒影響
孫甘露(作家)
我是在1990年代最早閱讀了他的代表作《訴訟筆錄》,感覺上他的寫作更偏重于19世紀法國文學傳統(tǒng),與曾經(jīng)統(tǒng)治法國文壇的新小說派有一點距離,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對中國作家的影響幾乎沒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