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期間收到不少短信,好幾條都是關于曹操墓的。有一條說:“曹操墓里驚現(xiàn)兩個頭蓋骨,經(jīng)考古學家鑒定,其中一個是曹操的,另一個是曹操小時候的。 ”感謝考古專家,佩服網(wǎng)友才華,讓我們如此娛樂。
曹操墓的確成了娛樂話題。從河南省文物局高調宣布發(fā)掘曹操高陵起,社會各界就為此津津樂道。文學家手里捧著《三國志——魏書》,搖著頭說:“與曹操同葬的只有魏王后卞氏,哪來兩個女的?假的,假的。 ”收藏家拿起放大鏡,撇嘴不屑:“很多證據(jù)都是從盜墓者那里收繳回來的,未經(jīng)考證。贗品,贗品。 ”倫理學家到處找族譜,結果徒勞失望:“曹操后人難尋蹤跡,找誰做DNA鑒定?難辦,難辦。 ”除了負責此項考古的專家和河南省相關部門外,幾乎全中國的人都在質疑。
貴為“本世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招來八方爭鳴,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河南文物考古部門在面對社會質疑時卻態(tài)度傲慢。什么“讓他查查歷史書再來說話”、“沒有到過考古現(xiàn)場就沒有發(fā)言權”、“很多觀點根本不值得回應”云云。這種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姿態(tài),恰恰是對學術缺乏尊重、對結論缺乏底氣的表現(xiàn)。
歷史學家吳晗說過,把歷史變成人人都能享受并從中得到鼓舞的東西,史家才算盡了責任。在中國,三國故事廣為傳播,曹操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對于曹操墓的斷定,僅用考古學知識,而不接納史學、地理學甚至文學元素,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河南方面對曹操墓的名義捍衛(wèi),目的其實不是考古學本身。短短一周時間,曹操墓就“特事特辦”被記入地方鄉(xiāng)志,并申報了新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名錄,安陽市政府還計劃籌建博物館……為何如此著急?該市市長笑解玄機:“根據(jù)學者計算,這座墓每年可為安陽帶來至少4.2億元的經(jīng)濟收入! ”
考古發(fā)現(xiàn)要記入史志,是漫長的過程。 《劍橋中國史》主編費正清先生說,該書以秦漢史為第一卷,就是因為沒有來得及消化有關先秦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因而只好從有大量可靠文獻依據(jù)的秦漢開始。這才是治學的嚴謹態(tài)度,是對歷史負責。費正清還說,從考古發(fā)現(xiàn)到“公認的成果”,常常需要各類專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論證努力。
如果考古是為經(jīng)濟服務,如果文物是為政府搭臺唱戲,如果學術研究機構與利益部門關系過密,那么所謂考古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還真抵不上公眾對考古的娛樂和參與。
再送各位一條短信:“曹操、劉備、周瑜、孫權、諸葛亮、司馬懿小合唱:再過兩千年,我們再相會,送到博物館,裝進玻璃柜。你一柜,我一柜,別分誰和誰……”
分還是要分的。不過之前,別急著建博物館,別忙著裝玻璃柜。
云飛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