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舞者》之后,沉寂一段時間的作家海巖將同時進軍電影與電視領域。昨日他簽約了文化中國傳播集團,將籌備推出電影版《拿什么拯救你》、電視劇新作《獨家披露》。海巖說:“與新公司簽約后,我會提供一些劇本的創(chuàng)作與把關。我的幾部小說也將陸續(xù)搬上大熒屏!
-從邊緣化人群描寫到普通人生百態(tài)
以往海巖作品都是先有小說版的圖書發(fā)行在先,受到關注后再改編成電視劇劇本,而他眼下的新作品《獨家披露》不同,未經(jīng)圖書出版便直接操刀劇本創(chuàng)作。在新作中海巖將視角對準記者群體,他說:“記者是信息獲取最快的一個群體,因而他們的視角是很獨特的,另外我一直對記者這個職業(yè)很向往,如果我年輕的時候能夠自由選擇職業(yè),我也可能會選擇做記者,所以我在寫這個群體時,心里既充滿著好奇同時也有敬佩之情。"
“就因為以記者作為我寫作的視角,因而我這部新作品描寫的面也就更寬廣,劇中融入了更多社會熱點的描寫,從一個記者的角度直接針砭時弊,更貼近現(xiàn)代底層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其中涉及的‘挪用希望工程的善款’、‘地產(chǎn)公司拆遷’、‘釘子戶’、‘買房難問題’等,更有鄰里間的勾心斗角等小市民生活描寫。”海巖說:“以前我喜歡寫在極端情況下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而且描寫的地方也多是人煙稀少的邊遠地區(qū),這次我寫大城市中那些小人物的人生百態(tài)!
-從純愛男女到“飲食男女”
雖然新作品的風格還是愛情與案件的交織,但海巖說:“這次更多地描寫小人物的悲喜,沒有了以往作品愛情描寫的大起大落與唯美浪漫,新作中男女主人公的小情小愛不再是不食煙火的味道,而是有著常人所能體會的柴米油鹽的快樂與煩惱!睂τ谶@種變化,海巖說:“我覺得我要是不改變會有危機感,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不了解受眾群有哪些改變,不能去調(diào)整自己的創(chuàng)作,那肯定是不行的!
海巖說:“現(xiàn)在電影是給年輕人看的,花錢買電影票的多是年輕人、知識分子,這就決定你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電視劇完全相反,過去《永不瞑目》、《便衣警察》、《玉觀音》等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都是城市白領和大學生在支撐著,但現(xiàn)在情況變了,有網(wǎng)絡下載和壓縮盤了,這就把年輕人、知識分子趕出了黃金檔,因為他們在七點半基本上不能回家看電視。所以還留守在電視機黃金檔前的,按照電視臺的說法是四十歲以上、初中文化以下女性居多。因此現(xiàn)在電視臺審片會出現(xiàn)這樣的怪圈,在決定哪部劇能不能上黃金檔時,通常組織‘80后’觀眾看,如果沒有人喜歡它,電視臺的負責人就決定立即把這個電視劇放到黃金檔。”
海巖說雖然他現(xiàn)在會堅持寫他喜歡的東西,但他會考慮主流觀眾的口味,“比如說我就不會去寫商界,那很多老百姓就會覺得和他們隔得太遠了,他們喜歡看和他有關系的、能夠參與評價的,所以在選材上我就要向這方面去偏移,去更多地寫作普通老百姓、小人物的生活!
-“拯救”不會重蹈《玉觀音》覆轍
無論是電影、電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海巖稱都要在創(chuàng)作方式上多做新的嘗試與改變,之前海巖作品《玉觀音》曾被搬上熒屏,但卻效果不甚理想,對于其中的原因,海巖分析稱:“《玉觀音》我認為是創(chuàng)作失敗,跟海巖劇是不是適合拍電影是沒有關系的。當時有著強大的創(chuàng)作團隊,有著最當紅的明星陣容,戲卻拍得不好看,就因為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問題。改編電影《玉觀音》的著名編劇岸西是個香港人,岸西熟悉香港如同我熟悉北京一樣,但讓岸西寫北方大陸警察的生活,肯定是不像,你讓我去寫香港人的生活,我一定也不行。”
對于即將籌拍的《拿什么拯救你》,海巖說:“這次我想一定要在創(chuàng)作上把好關,要先抓劇本,以前的觀眾是看演員買票,好演員就能賣出好票房,之后是看導演的名氣,有不少導演是沒有劇本就敢拍電影的,但現(xiàn)在觀眾看的是好故事,劇本上要下足功夫才能有好票房,我們一定要尊重電影拍攝的規(guī)律與市場需求去創(chuàng)作!
李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