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胡德平與秘書們的回憶
歷史繞不開的胡耀邦
耀邦生前,自說有兩個沒想到:沒想到能擔任那么高的領導職務;沒想到退下來后,聲望不降反升,人民群眾對他還是那么好。
耀邦身后,還有兩個想不到:1989年4月15日,他的去世,在神州大地引起那么大的轟動;21年后,國人對他的思念,還是那么綿綿不盡⋯⋯
《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焙畹牧⒌、立功、立言,是幾代中國人景仰的楷模。他的一生有寫不完的話題,本刊僅擷取滄海之一粟,作為他逝世21周年的懷念。
(本專題圖片得到了“胡耀邦史料信息網”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謝)
長子胡德平披露:胡耀邦30年前準確預判就業(yè)難題
文|胡德平
1
979年是全國上山下鄉(xiāng)知青返城的洪峰年,人流滾滾,怨氣難平,西雙版納農場知青下跪請愿,群體臥軌,七萬人罷工事件,震驚了中南海。當時,華國鋒和胡耀邦對下鄉(xiāng)知青是十分同情的,但在解決問題時,剛開始還停留在怎樣改進工作,加強領導,制止干部違法亂紀的思路上。
當年5月29日,胡耀邦在聽取宣傳口和政法口的工作匯報時,觸及到知青返城問題,他立即和全國的就業(yè)問題聯系起來。他說:
“要下決心解決就業(yè)問題。有關這方面的好經驗你們要登報。要不厭其煩。不惜篇幅。⋯⋯知青辦應推薦!
6月13日、14日、15日三天,耀邦同志抱著“要把就業(yè)問題說到家”的態(tài)度,一口氣談了三次就業(yè)問題,其中的思想在今天看來,仍有著十分驚人的前瞻性和準確的判斷力。在30年前改革開放尚未完全啟動的時候,他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國有企業(yè)不如民營企業(yè)(當時叫集體企業(yè))對就業(yè)的貢獻大,并要求大力發(fā)展服務業(yè),實為高瞻遠矚之見。
下鄉(xiāng)插隊是什么馬克思主義?
耀邦同志有個習慣,愛記數字,愛算賬,對數字的加減乘除得心應手,尤其是對經濟問題。他說:
“現在有幾百萬青年要就業(yè),今后每年要增三百萬,到一九八五年要二千萬⋯⋯現在七百萬,再過幾年二千萬待業(yè)人員怎么辦呢?”
當時,我黨在宣傳上,把“失業(yè)”稱為“待業(yè)”。對此,他非常不以為然,認為沒有必要掩蓋社會矛盾,自欺欺人,他說:
“要著重談一個問題,把城市幾百萬待業(yè)青年安排好。我們用‘待業(yè)’兩個字,外國人說他們本來是失業(yè),⋯⋯要把問題說到家!
耀邦同志對知青上山下鄉(xiāng)早有看法,他認為經濟問題和就業(yè)困難是其主要原因之一。1978年4月4日,他對中央黨校同志講:
“現在全世界都從農村吸引人到城市,只有我們從城市到農村,這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到農村去搞飯吃,現在城市有許多事情要做,一是服務,二是建筑。現在洗澡、理發(fā)、交通都緊張,不搞這些,而到農村去搞飯吃,這是什么馬克思主義!要下鄉(xiāng),下鄉(xiāng)還要插隊,才是馬克思主義,太片面了。”
就業(yè)再走老路,就是新的“禍國殃民”
文革結束以后,黨中央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在耀邦同志看來,全國的總勞動力應在各生產部類重新分配,因為現代化的工業(yè)勢必要大量減少工人數量,他說:
“以后,我們現代化工業(yè)是要搞的,煤的現代化工業(yè),油的現代化工業(yè),鋼鐵的現代化工業(yè),電的現代化工業(yè),越是現代化,人越要少⋯⋯絕不能糊里糊涂在現代化、自動化工業(yè)里增加很多人。”
他又舉寶鋼為例:
“我們的寶鋼,九年建成后,全部工人只要三萬人”。
“鋼鐵工人三百多萬人,多了。煤也是三百多萬人,多了。重工業(yè)的人是多了,不是少了,還擠在那里干什么?還擠在那里領工資去,就是新的禍國殃民。”
還擠在那里,“就是新的禍國殃民”!這話太刺激,這話不是針對廣大就業(yè)群眾說的,也不是對重工業(yè)產業(yè)里的產業(yè)工人說的。我認為是對當時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說的,因為對我國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來說,經濟體制、經濟制度決定了人們的就業(yè)門路和思想意識。在耀邦看來,這種就業(yè)制度,既害國又害民,所以他說這是禍國殃民的,是使人民不幸的就業(yè)制度。
我國解放以后,采取了一種“兩個人的飯,三個人來吃”的政策,也就是兩個人的工作,三個人去做。這反映了我國經濟制度著力追求“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的社會平等思想。它可以見效一時,但和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經濟理論是相背離的。耀邦同志認為,這種就業(yè)制度是大大過時了,他說:
“你們是搞理論工作的,要想一想這個問題,要開動腦筋吶,把這個觀點講清楚,要徹底轉變我們這種就業(yè)思想。一律到全民所有制去,到工廠去,這是過時了,這是思想僵化了,這是不合時宜了,不把這個思想徹底打通,我們就業(yè)顧慮多得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