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注解版)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按:這篇作文用典較多,另外古詩文本身不像白話文那樣易于理解,因此,以浙江《都市快報》為代表的一些媒體和網站紛紛推出“注解版”,目前已經出現(xiàn)多個版本。為方便讀者閱讀,本報特推出編輯注解版本。
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西元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fā)。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數(shù)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zhàn)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后,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于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門,百感并至,賦詩一首,詩曰: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翩躚
(化用毛澤東“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
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金甌:喻國土。)
皇祚不復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
(皇祚:帝統(tǒng),皇位)
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xiàn)
(始于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失利,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割讓香港島,開放五口通商)
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
(1894至1895年甲午戰(zhàn)爭,清軍失利)
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之約逆臣簽。
(1895年李鴻章赴日于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
大沽臺上炮聲隆,將士陳尸國門前。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軍艦炮擊大沽口,清軍近千將士殉國)
新鬼啾啾舊鬼哭,京洼難日見炊煙。
(化用杜甫《兵車行》“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宣戰(zhàn)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后西秋狝。
(秋狝冬狩,均指帝王打獵,也是帝王逃難的隱晦說法,此指庚子西狩,即1900年慈禧光緒倉皇西逃)
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
(1901年李鴻章出面簽訂辛丑條約,后一句化自李鴻章臨終詩“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將壇”,指李鴻章之無奈)
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化用李鴻章臨終詩“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國步:國家的命運。)
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
(化用毛澤東“別夢依稀咒逝川”)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引用譚嗣同為《馬關條約》所作《有感》詩)
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年。
可憐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
(引自《九鼎歌》“九鼎翻傾山河碎,可憐越女夜夜哭”。越女哭,指亡國之恨,典出吳越春秋。)
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青天。
(孫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創(chuàng)辦興中會)
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
(布爾什維克1905年成立蘇維埃,領導革命向沙俄帝制宣戰(zhàn))
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
(1911年黃花崗起義,五羊城指廣州)
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
(化用李賀《雁門太守行》“提攜玉龍為君死”。玉龍、玉泉,均指寶劍。)
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
(前句化用毛澤東《蝶戀花》“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后句化用荊軻刺秦典故。)
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
白云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
(化用張若虛“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黃花遍野,則指黃花崗)
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
黃花崗上土一抔,埋沒荒煙蔓草間。
(化用孫中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黃花崗上一抔土,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
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勞鞍韉。
(化用李鴻章《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的盧、青驄,均系寶馬)
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
(黃花崗陵園建于民國時期,碑亭上有國民黨黨徽)
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
(孫逸仙即孫中山)
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
(引自蔡濟民《書憤》,指辛亥革命果實被北洋軍閥竊取)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
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秋雨濕黃花
(為推翻帝制犧牲的秋瑾在紹興臨刑時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
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
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
滄桑浮沉憶浮生,吾輩發(fā)奮應向前。
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
紅塵夢里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
吾儕不曾歷戰(zhàn)火,無復見此漫硝煙。
(吾儕:我輩)
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
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云悲。
(化用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
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lián)Q新天。
(化用毛澤東《七律·到韶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shù)忠魂紅旗間。
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后人。
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
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
今之河山多錦繡,不復沉淪如從前。
工廠遍地多鐵馬,信息時代在眼前。
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
吾今立于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
聊謅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
后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應于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
(注解陳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