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印尼“國服”遇上中國蜀繡
中新社雅加達10月2日電 題:當印尼“國服”遇上中國蜀繡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10月2日是印尼“巴迪克日”。巴迪克指以蠟染工藝染成的花布和用這種布做成的服飾,它是印尼的“國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9年10月2日將印尼蠟染列為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蜀繡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當跨越萬里之遙的兩種“非遺”相遇在一起時,會產(chǎn)生什么靈感?
2日,線上舉行的“印尼巴迪克和中國蜀繡文化傳承國際研討會”上,中印尼兩國150余位大學生及文化愛好者感受了這種靈感。
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處參贊周斌說,巴迪克圖案和色彩表現(xiàn)了印尼人民的生活情趣與哲學精神,而蜀繡被稱為“東方明珠”,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巴迪克與中國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許多巴迪克設計中融入了中國元素。他希望研討會能讓更多人了解中印尼文明的歷史淵源,為促進兩國相互了解和尊重提供機會。
中國西華大學校長劉樹根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巴迪克每一幅圖案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與中國蜀繡兩種文化遺產(chǎn)的交流將相互賦予內(nèi)涵和活力。
印尼三一一大學副校長尤努斯(Yunus)說,巴迪克每一幅圖案都是印尼歷史的傳承,很多具有中國風格的圖案記錄了印尼與中國文化交流的過程;而蜀繡也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趣味。正是在兩國文化的交融中,美好的文明成果才能被創(chuàng)作出來。
活躍于巴迪克研究領域20余年的設計師阿芬蒂介紹了巴迪克染印工藝及其歷史演變。她特別介紹了在巴迪克布料中,有一類以紅色為主色,以獅子、龍、烏龜?shù)葎游锘蛑惺郊y樣為主要圖案的設計風格,就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蜀繡產(chǎn)業(yè)商會會長尹文慧講解了蜀繡歷史、技藝與作品。她特別展示了表達獨特東方美學最具代表性的蜀繡作品《芙蓉錦鯉》《文君—熊貓》等。
參加活動的中印尼大學生們說,研討會的舉辦為兩國青年學生和藝術家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也為兩國文化遺產(chǎn)長遠發(fā)展注入了活力。
該研討會由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和中國四川成都蜀繡文化產(chǎn)業(yè)園、西華大學共同舉辦。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陸雨表示,正是由于文化的溝通交流,才締造出了更多充滿靈感的作品,讓兩國傳統(tǒng)非遺藝術發(fā)揚光大。
此前,該孔子學院還舉辦了兩國青年大學生“中國與巴迪克的邂逅”和“我眼中的中國風尚”設計比賽。(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21:07:41
- 2024年12月22日 21:00:19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2
- 2024年12月22日 16:44:52
- 2024年12月22日 14:39:16
- 2024年12月22日 08:53:37
- 2024年12月22日 08:46:40
- 2024年12月22日 08:46:02
- 2024年12月21日 09:24:32
- 2024年12月20日 2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