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烏克蘭的軍援,越來越少了……
中新網8月25日電(張乃月)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約30億美元的軍援。但據美國官員透露,這筆軍援可能不會立即抵達歐洲。
與此同時,有研究顯示,整個7月,歐洲六個大國沒有發(fā)起任何新援助,僅兌現了部分之前的援助承諾。
俄烏沖突已滿半年,局勢仍然膠著。但是,為何此前“拱火”不斷的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援越來越少?
拱火半年,西方援烏多少“彈藥”?
據法新社報道,在拜登24日宣布30億美元巨額援助之前,該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106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援不但數額巨大,而且內容不斷“上新”。從最初的飛機零件,到戰(zhàn)機、榴彈炮,隨后升級為“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反雷達導彈和無人偵察機。
美國嘴上“拱火”不停,實際行動不斷,是當之無愧的“援烏大戶”。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邊,歐洲國家的援烏力度卻各不相同。
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發(fā)布的數據,在1月24日到8月3日期間,波蘭緊隨美國之后,向烏克蘭承諾了約18億歐元的武器援助;英國、德國、捷克、丹麥等此前“堅定”挺烏的國家分別提供了約13.3億歐元、6.6億歐元、3.4億歐元和2.7億歐元的軍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早早派出“總統訪烏團”的波羅的海三國,也承諾了1.2至2.5億歐元不等的軍援。
而長期斡旋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法國,雖是大國,軍援額度卻略低于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約為2.3億歐元。
后勁不足,軍援越來越無力
隨著西方軍援陸續(xù)抵達,爆炸與襲擊久久不能停止。
頓涅茨克地區(qū)的武裝沖突從未間斷;烏軍稱使用“海馬斯”系統攻擊了第聶伯河上的關鍵橋梁;8月來,扎波羅熱核電站不時遭受的炮擊令全世界擔憂。
不過,在近期的輿論和消息中,似乎出現了另一種趨勢:不少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慢慢減少或放緩。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8月18日數據顯示,歐洲人口最多的六個國家(英、德、波、法、意、西)整個7月間沒有增加對烏援助承諾, 6月新增的援助也遠低于4月和5月的水平。
據該研究所分析,這一趨勢也體現在了全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援助承諾中。
即便在不斷宣布提供援助的美國,兌現承諾的節(jié)奏也開始放慢。對于最新承諾的軍援,有官員表示,美國承諾的裝備可能在一兩年內不會出現在戰(zhàn)場上。
美國《政客》雜志援引知情官員消息,表示不同于以往滿足烏克蘭“迫切需求”的援助,最新一筆援烏資金主要是為了幫助烏克蘭“保持中長期防御態(tài)勢”。而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披露,截至8月3日,只有23.84%的美國軍援“到貨”。
自顧不暇,頻嘗反噬之痛
俄烏局勢持續(xù)膠著,歐洲漫長的冬季在即,“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各國為何在此時放緩了援助的腳步?
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國家正在面臨武器裝備庫存不足的問題。
美國軍事分析家科夫曼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指出,這些歐洲贊助國可能已經達到了武器供應方面的極限,因此,可能即將迫使烏克蘭進行“彈藥節(jié)食”。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的發(fā)言人近日表示,德國軍方已經達到了能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的“可接受的上限”。
另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此次軍援數額雖大,但計劃使用美國國會撥款的“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USAI)資金,而不是從美國現有的武器庫存中提供。
另一方面,在高通脹和能源危機的雙重壓力,許多國家自顧不暇。
歐盟統計局8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qū)19國7月通脹率為8.9%,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歐洲的生活成本危機愈演愈烈,食品和能源價格攀升,罷工、抗議時有發(fā)生,再加上對于天然氣供應不確定性的擔憂,歐洲民眾對烏克蘭的關注度下降。
英國《衛(wèi)報》指出,歐洲民眾普遍擔憂俄烏沖突對能源、食品價格和生活成本造成的連鎖反應。
俄烏沖突半年來,軍事沖突的影響已經在歐洲充分顯現。西方尤其是歐洲國家,已逐漸感受到伴隨硝煙而來的經濟民生之痛,為烏克蘭送錢送武器一事上愈發(fā)“心有余力不足”。隨著軍援越來越少,越來越慢,西方或將迎來援烏方式和態(tài)度轉變的“關鍵時刻”。(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8日 14:39:42
- 2024年12月28日 12:02:02
- 2024年12月28日 10:30:08
- 2024年12月27日 16:29:36
- 2024年12月27日 16: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