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成立60周年之際,它有許多值得慶祝的地方。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民最勤勞的國家,是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和貿(mào)易國,中國成為科學技術領域的全球創(chuàng)新者,而且在建設一個世界級的大學體系。中國有一支日益現(xiàn)代化的軍隊,它在外交上得到了別國的尊重。中國與其鄰國和所有大國和睦相處。中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有時被稱為“北京共識”,吸引了發(fā)展中國家的注意。
在過去30年里,我每年都要訪問中國或在那里生活,得以有機會親眼見證這個國家經(jīng)歷的巨變。當1979年我第一次到中國時,文化大革命留下來的痕跡處處可見,比如涂寫在墻上的革命口號及紅衛(wèi)兵掃射大學建筑物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彈孔。接著,到上世紀80年代,我見證了個人自由的顯著擴大和經(jīng)濟的飛速增長。
縱觀中國這60年,一方面它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巨大的差距和矛盾。在許多領域,每一次改革都催生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中國已走過漫長的路,但前面的路依然漫長。
世界目睹中國驚人變化
中國領導人面臨的問題從來都不是是否現(xiàn)代化——而是如何現(xiàn)代化。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進行了各種經(jīng)濟模式的嘗試,每一種試驗都促成了有限的增長。但這一切反而使中國愈加落后于西方和東亞。一些嘗試比如“大躍進”運動,給人和環(huán)境帶來了災難性后果。一直到1978年主張改革的鄧小平和陳云重新上臺,中國的經(jīng)濟路線才開始改變。
30年以后,世界目睹了中國驚人變化的成果。到201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GNP)可能將超過日本,到2020年或許超過美國。
但經(jīng)濟的激增造成了高昂的環(huán)境代價。中國的空氣和水居世界污染之最,環(huán)境污染損害了公眾的健康。中國的增長充滿活力,但同時具有兩面性。
國家的穩(wěn)定值得稱道
到1978年鄧小平開始管理這個國家時,中國已被之前30年的各種運動搞得傷痕累累、精疲力竭和疏遠孤立。鄧小平的智慧在于,認識到國家有時需要退出社會和經(jīng)濟領域,這樣民眾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才會得到釋放。
3如今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享有廣泛的個人自由,而這是他們和他們的前輩不曾有過的。中國的官方和民間重新與過去對接,強調儒家等傳統(tǒng)價值觀。超過兩億中國人擺脫了貧困,越來越多的中產(chǎn)階級人士出國旅行、投資股市、下館子,把他們的家里裝扮得時髦漂亮。不過,從全球標準來說,中國仍是窮國。
中國還存在很多不足。城市難以為多達1億左右的龐大農(nóng)民工“流動人口”提供基本的服務。收入差距如今逼近世界高水平,中國又變成了等級化社會——而這是當初毛澤東想要消滅的。不過,考慮到過去30年里中國社會變遷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和本質,該國的相對穩(wěn)定值得稱道。
完全擁抱了全球化
6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被從世界隔離開來,只得到極少數(shù)國家的外交承認,中國被排除在聯(lián)合國之外。
60年后,中國完全擁抱了全球化,并且以積極的方式突入世界舞臺。如今,中國的利益和足跡遍布許多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拉丁美洲和中東,并且享有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北京與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等世界強權保持了良好關系。中國以前回避多邊機制,認為那是某種(西方)陰謀。如今北京仍有所選擇地參與多邊論壇,但大趨勢是積極的。
不多,盡管迄今中國對外一直是和平的,許多國家仍擔心中國的崛起和全球擴充。歐美的公眾輿論經(jīng)常對中國持有負面看法,同時在歐洲、非洲和拉美,對經(jīng)濟競爭和失業(yè)的擔憂在上升。可以預料,隨著北京影響不斷擴大,及開始在世界舞臺上施展力量,中國將不時與其他國家產(chǎn)生齟齬。
適應能力總被外界低估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度過60年的艱難歲月,戰(zhàn)勝了各種嚴重的國內危機、邊界戰(zhàn)爭和國際孤立。中國的力量和適應能力總是被外部觀察家低估,對中國的否定者和批評者比比皆是,但可以肯定:中國仍將是一個充滿復雜和矛盾性的國家——這將使中國觀察家和中國人自己繼續(xù)沒完沒了地猜測它的將來。(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9月28日提前出版 譯者/古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