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印度最近發(fā)生多起全家自殺悲劇,據精神病學家與社會學家表示,由于傳統(tǒng)群聚結構的瓦解、不斷增加的生活欲望以及缺乏社會支持機制,是促使中產階級走向全家自殺一途的主因。
7日在印度中部馬德雅省 (Madhya Pradesh)首府博帕爾 (Bhopal),60歲的政府工程包商辛赫 (P. Singh)在自宅,開槍射殺55歲的妻子、30歲的兒子和20歲的女兒后,自己上吊自殺身亡。
據警方表示,辛赫居住在高級地區(qū),但財務困難可能是導致辛赫一家死亡主因。
本月2日,居住首都新德里的38歲在職企管研究生巴札克 (A. Pathak),在和妻子決定以死作為解脫財務困境的唯一方法后,以毒藥毒殺妻子和11歲女兒。巴札克并在服毒后奔出房外,凄厲呼號,死前說出自己一家自殺原因。
今年七月間,32歲的庫瑪毒殺妻子后,也自殺身亡。三月間,一對夫婦和兩名女兒一同服毒自殺。這些悲劇只是見諸報端的極少數(shù)案例而已,更多的人不愿這種發(fā)生在自己家人的家庭悲劇曝光。
印度國立尼赫魯大學知名社會學家尤甘達-辛赫(Yogendra Singh)接受媒體訪談表示,這種以死作為解脫的家庭自殺悲劇,在貧賤人家或上等社會里,并不常見,只發(fā)生在新興的中產家庭里。
他說,因為“上等社會家庭有豐厚家產作后盾,貧賤人家安于群聚結構的照顧”,但躋身中產階級的家庭,一味追求生活欲望,沒有后援資產作應變,又缺乏機構化的社會團體支持,結果常是難以收場。
辛赫舉例表示,上述巴札克全家自殺悲劇,主因在于巴札克向朋友借了錢買房子,卻未料妻子失去教書的工作,在龐大債務待還困境下,一家本已拮據的生活更形惡化,在無法承受壓力下,只好一家人走上黃泉路。
辛赫說,雖然因為家族群聚結構的瓦解,使得巴札克面臨困境時,自以為孤立無援,但如果他能夠尋求其它替代支持,例如機構化的社會團體如教會,或許能夠耤宗教信仰,安撫心靈與支持信心。
精神病學家夏瑪 (Avdesh Sharma)也表示,印度近年經濟突飛猛進,但在都會地區(qū),人際溝通也出現(xiàn)從來未有的冷漠。他說:“盡管手機簡訊頻繁,但每個人最需要的依賴和關切,仍是來自家庭!
但夏瑪表示,遺憾的是,許多人在追求經濟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忘卻了家庭親情的重要,此外,鄰里之間與友朋之間的關系也迅速疏遠,以致很少有人會去關心對方的異常變化,直到悲劇發(fā)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