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選拔、訓練航天員,并對航天員實施醫(yī)學監(jiān)督和保障。出艙活動期間,1名航天員位于飛船返回艙值守,兩名航天員穿艙外航天服位于飛船軌道艙,其中1名航天員出艙進行艙外活動。
神舟七號航天員的選拔、訓練與神舟五號、六號相比,有不少變化。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神七飛行將第一次開展出艙活動,航天員增加了很多全新的操作,比如,對艙外航天服和飛船氣閘艙的操作。
與神六飛行相比,神七的飛行手冊從3本增加到7本,航天員要進行的操作單元從幾百項增加到1000多項,而每個操作單元還包含數十個步驟和上百個動作。
“航天員的安全不僅掌握在地面人員手里,還掌握在自己手里!标惿茝V說,通過訓練,神七航天員熟練掌握了每一項操作,所有程序都非常熟練。在太空進行的上千項操作,對他們的體能和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處置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航天員的訓練主要是在三大設備中進行——模擬失重水槽、艙外航天服低壓艙以及出艙程序模擬器。陳善廣解釋,在模擬失重水槽中產生的失重感覺和在太空中的失重是不一樣的,這只是一個近似的模擬。主要是通過中性浮力來模擬表現航天員在太空中隨遇而安、抓取物體等。而失重飛機產生的失重環(huán)境與太空一樣,但是這種失重環(huán)境時間很短,只有20多秒,無法進行復雜的操作活動。航天員的出艙活動需要比較長時間在模擬近似失重的環(huán)境下進行訓練,所以水槽模擬出艙環(huán)境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設備。
我國的模擬失重水槽和美國俄羅斯的沒有本質區(qū)別,只是規(guī)模大小不一樣。美國的大一些,因為它需要把整個航天飛機都放入其中,而我們的與俄羅斯的差不多大小。
針對各國出艙活動的差異,陳善廣表示,人類出艙活動已經有40年的歷史,出艙活動的程序和內容各國已經接近一致,區(qū)別只是在于出艙活動具體內容的變化。
神舟七號最大的特點就是航天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陳善廣說,艙外航天服是這次任務的難點和焦點,研制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題,包括技術上的難關和管理上的難關。首先就是研制周期太短。正常研制周期需要8年左右的時間,但是給我們的是3年多時間。
艙外航天服與艙內服相比不是簡簡單單的狀態(tài)變化,而是質的飛躍。艙外航天服實際上是一個小型飛行器,它要獨立在太空中進行相關飛行活動,還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面臨突破的關鍵技術很多。
艙外航天服總質量120千克,可為航天員艙外活動提供至少4小時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復使用次數不低于5次。
陳善廣介紹說,我們的艙外航天服在安全性上沒有任何問題,至少我們從地面的試驗驗證來看,我們的艙外航天服是安全可靠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我國航天員訓練設施日益完善,航天員訓練水平較高,14名航天員均具備完成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我國不僅能夠培訓本國航天員,還具備了為國外培訓航天員的能力。”陳善廣說。(記者 趙飛鵬)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