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九月十五日電 題: 中國經(jīng)濟崛起給華文傳媒帶來重生機緣!
——訪泰國報人公益基金會主席陳鄭伊梨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盡管因故不能出席今次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但身為泰國報人公益基金會主席的陳鄭伊梨女士對華文傳媒的發(fā)展十分關心。
陳鄭伊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金融危機雖給華文媒體的順利發(fā)展制造了一些障礙,但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卻給華文傳媒帶來了重生的機緣!”
陳鄭伊梨說,二OO八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機發(fā)生后,也禍延東南亞區(qū)域,泰國亦難幸免,各行各業(yè)蕭條凸現(xiàn)。這股金融風暴“襲擊”泰國時,不僅商界受到影響,華文報也多少受到波及,但不若一九九七年發(fā)生的亞洲金融風暴時那樣波及面大,元氣大損。
問及此次世界金融危機陰影籠罩下,泰國的華文媒體又如何應對時?這位每年都給泰華報人子女頒發(fā)獎助學金的主席說,從華文媒體生存之道來說,主要靠報紙廣告之收入。目前,危機影響下,華文報賴以生存的廣告收入有所減少,雖不理想,但也未見危機四伏,不似一九九七年那次金融風暴襲擊,華報除減薪外,連春節(jié)紅包都削減或降到最低程度,或多或少在各部門裁員、減少出版紙張等,生存舉步維艱。
她告訴記者,盡管受金融危機沖擊,但泰國的華文媒體畢竟生存在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泰華社會,華僑華人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使他們不忍心看到他們衷愛的華文被湮滅,很多華人華僑在關鍵時刻,總是對華文報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支持,如有紅白喜事都會在華報刊登賀、挽廣告,逢年過節(jié)亦然。因此,華文媒體每年就靠此而能獲得“浴火重生”的機遇,得以繼續(xù)為華社服務。
陳鄭伊梨指出,但僅僅依靠華社這些“紅白”廣告是不夠的,長期如此“浴火”下去也不易“重生”。她感慨:“幸好,今天的中國,經(jīng)濟已崛起,這是一個大氣候,也是個大環(huán)境和大市場,泰國華文媒體可在華文這塊深厚而肥沃的母土上尋找生機,要充分利用眼下國內(nèi)外的有利因素,比如新移民、新的華文熱興起、泰中經(jīng)貿(mào)與教育合作的擴大,中國和東盟投資協(xié)議的簽訂等商機,開源節(jié)支的同時,加強和中國內(nèi)地媒體的交流和合作,只有攜手合作,才能達到共贏,才能安然度過危機,華文這只紙‘鳳凰’才能真正‘浴火不死’,涅磐成仁!” 。
對“話語權”的看法,陳鄭伊梨說,泰國目前六家華文報中已有四家與中國的華文媒體合作,并以寄刊形式在這些華文報刊登中國各種有關訊息,在讀者群中深受歡迎,也已起到一定的國際性“話語權”影響與作用。但如何才能深化這種“話語權”?陳鄭伊梨以為,如果能在當?shù)氐奶、英報媒體穿插一定的華文專欄或版面的話,讓讀泰、英文的泰國人民有一定機會讀到更多的華文信息,這樣才使“話語權”產(chǎn)生更廣的影響面。
談及上海世博會,陳鄭伊梨說,這不僅僅是顯示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一個盛會,也是一個讓世界人民有機會親睹并參與展示各自國家風貌風采的盛會,而華文媒體在世博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盡一個炎黃子裔的職責,發(fā)揮本身媒體應有的傳播責任,真實地向海外華人社會報導好精彩紛呈的世博會,讓全世界每個華僑華人了解最新的中國風貌和世界的精彩。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