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來了,口罩成為城市的一道令人矚目的另類“風景”;現(xiàn)在,非典還沒完全走開,人們卻已經(jīng)紛紛把口罩摘除了。據(jù)5月17日《北京娛樂信報》報道,在一些公眾場合、大街及公交車上,不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痹谄渌恍┤源嬖谝咔榈某鞘,戴口罩的人比起前些天也少了許多。
戴口罩的人少了,隨之而來的,商場又有顧客等候開門了,飯店餐館又開始排號等座了?纯催@種情形,想想前些天人們的恐慌,讓人感到市民心態(tài)的確平穩(wěn)了許多,理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這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也應當注意到,口罩摘除了,“口罩意識”即對非典疫情的預防意識卻不能放松,甚至更要加強。正如解放軍302醫(yī)院原副院長張玲霞所說:只要非典疫情存在,就必須仍然堅持日常的消毒和防護措施,而且要比以前更要注意防護。
出于對自身安全的保護,以及為了避免由于“一不小心”,而可能造成的非典疫情的再度擴散,民眾的“口罩意識”確不可少。當然,這種“口罩意識”也不僅僅是民眾所需要的,社會有關方面、政府各相關部門同樣有待重視,并有待進一步加強。這無疑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就抗非工作而言,民眾更多的只是通過加強自身防護來參與,而政府卻是這場斗爭的決策者、領導者及指揮者,社會各方面則是具體的實施者。所以,鑒于非典病毒的隱秘性及流行性特征,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工作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紕漏,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麻痹及松懈思想,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麻痹大意思想已經(jīng)在“潛滋暗長”,有的已經(jīng)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如杭州市一位市民從疫區(qū)歸來后,其工作單位及社區(qū)沒有對他認真執(zhí)行有關隔離制度,在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后醫(yī)院也沒有按規(guī)定對其進行留驗觀察,致使他在被確診為非典后,有關部門不得不對500多人實施大范圍隔離行動(據(jù)5月10日人民網(wǎng))。還有如本報12日報道的“千人婚宴后主人確診非典”的消息,深圳市公明鎮(zhèn)居民陳弟財給兒子辦婚宴,參加者有當?shù)刂笓]抗非工作的鎮(zhèn)領導及親朋好友等逾千人,而婚宴后的第二天,陳出現(xiàn)非典癥狀,后被確診為非典患者。發(fā)生了這些原本不該發(fā)生的事情,正是有關方面麻痹、松懈思想使然,也正是“口罩意識”的缺失。
另外,隨著近期非典病例的波動性下降,一種“速勝論”的樂觀情緒也悄然滋生。對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指出,我們現(xiàn)在雖有可能在同非典的戰(zhàn)爭中贏得主動,但是目前還沒有盲目樂觀的理由。他們認為,對非典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觀察、分析,對非典疫苗的篩選、測試,以及對抗體的效果、基因測算都仍需要時間。因此,專家們保守估計,至少要3至4年的時間,人們才有足夠的底氣對非典說“不”(據(jù)5月17日《新快報》)。對世衛(wèi)專家的意見,我們應予高度重視。前不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廣東考察非典防治工作時就曾專門強調(diào),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非典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反復性,再接再厲,毫不松懈,鞏固成果,防止反復。
正是由于政府的重視和全社會的參與,抗非工作才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民眾才有了安全感,才會有摘除口罩之舉。但摘除了作為物質(zhì)的口罩,并不表明危險也被排除了。越是在這種時候,防非工作越要跟上,越需要繃緊防范這根弦,越要強化全社會的“口罩意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與民眾摘除口罩的行為相輔相成。(來源:南方都市報作者: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