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北京大學哲學系開辦的“乾元國學教室”開班,講授《四書》、《道德經》、《莊子》、《周易》等內容。來自全國的40多名企業(yè)老板來北京大學“聞道”,他們1年的學費為24000元,每月開一次課,不少人是專門坐飛機來。(《北京晨報》2005年11月20日)
這兩年,各地舉辦的國學班日漸多了起來。先前,有心“栽樹”的一些正規(guī)國學教育,活得滋潤的不多。比如說,北大辦的全日制實驗國學班,以流產而告終;武漢大學的國學班,大抵也是虎頭蛇尾,音訊不多;人大組建的國學院,風聲大雨滴小,迄今消息不多。無心“插柳”的個別業(yè)余國學教育,反倒較為紅火。
這些老板級學員,對國學何以情有獨鐘?一位名學員說:“經濟管理是‘技’,而這個是‘道’!卑凑铡吨芤住贰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經濟管理屬于“器”的范疇,而國學乃“道學”,后者旨在教導人們如何懂得世間萬物的變化,以及做人的道理。對經濟成功人士而言,想提升自己,如何從“技”上升至“道”的層次,則顯得最為迫切。北大瞄準市場行情,推出“老板國學班”,真可謂各取所需!袄习鍑鴮W班”實現開門紅,也就順理成章。倘若授課效果良好,學員潛心學習,“老板國學班”距離實至名歸也就不遠了。
“老板國學班”的學員,花費巨資進修國學,其精神可嘉。問題是,北大舉辦“老板國學班”,其目的何在,值得斟酌。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收費標準,外加借助媒體的宣傳,沒法不讓這個“老板國學班”成為新聞。弘揚國學,匹夫有責。作為高等學府,在繼承、發(fā)揚、普及國學教育方面,更是責無旁貸。令筆者不解的是,假設數年前北大的國學實驗班能夠抽掉一流的學者任教,最后為何就辦不下去了呢?是大學生這個年齡段不適合學習國學,還是教者沒能盡心?如果是前一種情況,無論是文化基礎還是學習技能,老板級學員都不該是北大在校本科生的對手。最可能的原因也許是,北大當初的國學班,因為缺乏“商業(yè)利益指揮棒”的指導,最終使學習者失去了信心。人們不禁要問,年收費兩萬四的“老板國學班”,充其量能為中國培養(yǎng)多少國學的接班人?如此國學教育,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純粹的“商學教育”,沒錢就別想國學!
真正的國學教育,應該是開放式的。以北大的國學學術精英,完全可以將其給“老板國學班”授課刻錄成光盤,投放到新華書店出售。這樣做,是保證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接受國學教育的機會,而不是將國學當成貴族教育,按出價高低傳授。據我所知,四川大學也開設有中國原典課程,聽課的不只是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還有校外的旁聽生。在那里,國學比較平民化,商業(yè)氣息也少了許多。相比之下,北大的“老板國學班”是不是太貴族化了?
學可學,非常學;教可教,非常教。國學教育,該何去何從?
(稿源:紅網;作者:劉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