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氣候變化副特使喬納森·柏辛29日下午的表態(tài)卻顯示出相互理解的意味:中美關系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兩國都有很多的資源和能力,以及復雜的國情。
“我們過去幾個月就分歧點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努力解決。這也是我們取得的進展。”柏辛說,“我們將進行嚴肅的討論來找到共同立場,來達成共識,我認為這很有可能實現(xiàn)!
但是一位NGO人士對本報說,美國勢必在坎昆會議上再次對中國發(fā)難,并用提供資金支持為交換條件,繼續(xù)迫使中國進一步開放減排透明度。
“美國的這個算盤很可能要落空。因為他們希望聯(lián)合急需資金支持的非洲國家來對中國施壓,但這種交換條件已經(jīng)受到非洲國家和NGO的反對,轉而批評美國的國內減排行動缺乏透明度!边@位NGO人士說。
中國的妥協(xié)計劃目前亦未可知。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11月23日表態(tài)說,各國應該“求大同存小異”,大家在一個總體目標之下,都應該做出相互的妥協(xié)。最后的結果,“應該是一個大家都不滿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結果”。
NGO已經(jīng)為中國在坎昆的“妥協(xié)”設計方案。國際環(huán)保組織WWF在其最新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建議說,中國在坎昆應該重申40%-45%的碳強度目標,并且在國內嘗試更高的50%目標。
WWF說,除了接受國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國內減排行動(NAMAs)需要經(jīng)過國際MRV之外,對于自主的NAMAs也要在最大限度上接受MRV。
NGO聯(lián)合組織CAN11月29日也說,中國應該在國際談判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而不是僅僅不停地對外界的指責加以駁斥。
“中國應該就ICA問題提出自己的方案,同時應該要求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對其自身國內減排行動承諾適當?shù)腗RV。”CAN說。
坎昆的“妥協(xié)”
坎昆注定無法承擔更多。UNFCCC執(zhí)行秘書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29日說,坎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坎昆需要讓解決問題的雄心活著。一位NGO人士解釋說,就是要保住聯(lián)合國氣候談判的多邊機制不至于崩潰。
擺在締約方面前的局面已然很糟:雙軌談判遠不盡如人意,美國氣候立法失敗導致其在國際談判中毫無關鍵作為,歐盟也忙于處理內部經(jīng)濟事務而不再充當領導者,現(xiàn)有減排承諾和實際需要的差距巨大,實現(xiàn)溫控目標2度的時間窗口也正在關閉。
綠色和平(美國)法律事務總監(jiān)凱爾·艾什對本報說,由于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控制眾議院,美國的氣候立法將在至少兩年內沉寂。“原先眾議院通過的氣候法案,也隨著中期選舉而壽終正寢!
甚至,坎昆會議在最后時刻還邀請了包括印度總理辛格在內出席領導人峰會,但是到者寥寥,辛格也因忙于印歐峰會難以脫身。
環(huán)境政策智庫美國WRI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詹妮弗·摩根對本報分析說,坎昆會議的決定應該在建立技術轉移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框架、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機制和創(chuàng)立一個資金機制上有所突破。
而諸如發(fā)達國家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法律約束性和減排透明度等關鍵議題則幾乎無人期待會在坎昆得到結果。
楊愛倫認為,現(xiàn)在《京都議定書》法律約束性的問題可能有三種選項。一種是尋求法律約束性的手段,而不是協(xié)議。
第二是對法律約束性的生效時間做出模糊化處理,同時也無法將所有發(fā)達國家囊括進入。目前,日本和加拿大已明確表態(tài),將退出《京都議定書》;俄羅斯也稱要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前提下才會考慮繼續(xù)保留。
第三種情況是發(fā)展中國家最不希望看到的所謂“京都+”模式,即將所有締約方,包括發(fā)展中國家都納入《京都議定書》的法律約束性中。
當將近200個《公約》締約方重新開啟年底兩周的氣候談判,以及包括來自NGO、商業(yè)團體、研究機構等在內共約1.5萬人聚集在坎昆時,約兩個月前定下的調子──“平衡的一攬子”成果變得萬眾期待。
前來參會的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菲瑞斯29日說,當大會12月13日結束時,很多國家將進入圣誕假期,“我們不希望到時圣誕樹上空空如也,沒掛一件禮物吧”。
“我對坎昆的前景持一個審慎的態(tài)度。相比哥本哈根會議,坎昆會議可能會更艱難。它或許只能達成一些很有限的成果!蹦鞲缜翱偨y(tǒng)埃內斯托·塞迪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陸振華)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