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萬確,有時掌聲要想傳到冠軍的耳朵里并不容易。至少在奧帆賽場上,今年還是首次出現(xiàn)。
作為海上項目,帆船注定是一項寂寞的運動。海岸線是遼闊的競技場,也是寬闊的隔離線,觀眾見不到選手,選手聽不到喝彩。水手們劈波斬浪的表演,只有裁判、教練和少數(shù)觀眾見證。
這一次,青島奧帆賽設計了一條勝利者返航線,讓帆船冠軍也能享受到其他冠軍的禮遇。
聽到掌聲遠遠傳來,在青島獲得第三枚奧運金牌的英國選手本·安斯雷十分高興。
這位帆船史上第一位三連冠水手駕船浮于海,隨著與陸地的距離越來越近,岸上的歡呼之聲也終于穿過了風聲和潮聲。
安斯雷贊美說,這條大壩拉近了帆船與大眾的距離。
而這只是吸引觀眾的舉措之一。組委會還讓比賽在觀眾眼皮底下的海域舉行,頒獎則有一座專門的海中平臺。從觀眾大壩望去,弄潮兒的風采一覽無余。
觀眾大壩是靈機一動的產(chǎn)物。它實為主防波堤,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海波浪對整個港區(qū)的侵襲。長534米,寬47米,能同時容納近萬人。因辟為觀眾區(qū)開放,它被國際帆聯(lián)譽為“青島模式”。
不過,掌聲熱烈不代表觀者懂行。作為“五環(huán)貴族”之一的帆船運動,仍與公眾保持著較大距離。
與不遠千里的外國游客相比,中國觀眾顯得十分平靜。推著嬰兒車來此散步的青島市民宋麗華說,自己看不懂比賽,但很享受大海。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里更像是海濱旅游景點,輔之難得一見的奧運表演,至于什么比賽倒在其次。
重慶市民李順鳳帶著一家祖孫三代七人來了,最大的成員是75歲的母親,最小的是牙牙學語的孩子。他們臉上貼著國旗和紅心,頭上系著“中國加油”,像是熱情的粉絲。
可李順鳳說自己是沖著奧運來的,無所謂什么項目:“我們對帆船知識了解太少,可是重慶人火辣、直接,就是專門來給奧運會加油!”
帆船仍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的項目。1900年至今,奧運帆船獎牌榜前20位的國家,均位于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中國只有兩枚銀牌入賬,列在第30名。
記者注意到,奧帆賽上的風云人物,六七歲開始駕船的比比皆是。
在青島采訪的一位丹麥同行聳聳肩,對本報記者說:“我們是一個海邊的國度,除了帆船還能玩什么?”
一位斯洛文尼亞同行也表示,雖然不如足球、籃球熱門,帆船在該國擁有較高的關注度。在歷史上,斯洛文尼亞僅有一枚帆船銀牌。
在奧帆中心的媒體工作間,到處是外國面孔。占據(jù)主場之利的國內(nèi)記者反而難得一見。
今天在青島獲得帆船金牌的丹麥選手馬丁·基爾克特普·易卜生說:“看到這么多觀眾在岸上分享我們的成就,我們感受到了青島的帆船運動前景!
也許,就從這次水手聽到岸上的掌聲開始,觀眾也將在藍色競技場看到更多的東方水手。 (張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