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音樂時至今日面臨的困難和困惑,也道出了所有音樂人的心聲:究竟什么是流行音樂?中國流行音樂究竟路在何方?無論是音樂界重量級人物,當紅流行歌手,還是普通百姓,都無法給流行音樂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更不用說指點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方向了。音樂人永恒地落伍于大眾口味,民間選秀劍走偏鋒難以扶正,中國的流行音樂產(chǎn)業(yè)正像一個自我催眠的氣球,一步步走向爆炸。
這讓今年的金鐘獎多少有了些臨危受命的感覺。這個唯一國字號的音樂比賽,以一種介于青歌賽和超女之間的模糊樣貌,首次嘗試打破選手門檻,從殿堂走向廣場,試圖探討中國流行音樂的另一種可能性。昨天,由本報和深圳衛(wèi)視聯(lián)合承辦的金鐘獎上海網(wǎng)絡賽區(qū)正式開戰(zhàn),無論選手或是評審,都似乎想在這個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源之地,破除迷思,積蓄起再出發(fā)的原動力。
年輕 VS資深
“花樣美男”被要求練肌肉
就讀于星海音樂學院的王雯來參加金鐘獎之前,老師拍了拍她的肩膀,“不錯,去干正經(jīng)事了”。幾個月前她也曾經(jīng)參加過“快樂女聲”的比賽,不過當時她擔心老師責罵,所以并沒和學校里說起。王雯說:“其實哪個舞臺對我來說都一樣不容易,只要有機會我都會爭取。 ”兩代人的區(qū)別是,上一代人注重名譽,而這一代人,并不管“黑貓白貓”。
昨天的評審席上,端坐著五位音樂人,個個都曾經(jīng)歷過流行樂壇的輝煌年代。評審之一的劉暢,中國唱片上海公司 “紅太陽音樂制作室”的制作人,現(xiàn)任職于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他指著臺上幾位身形瘦弱、舞姿翩翩的男選手說: “你們應該去練一下肌肉,讓自己看著堅實一點,作為男性,就應該多一些陽剛氣!苯又,他指著另一位身材較胖的選手又說, “剛說陽剛就來一陽剛的,你看上去像 ‘打手’,‘打動人心的歌手’!辈贿^最終這位“打手”并沒能晉級三十強,幾位花樣美男卻紛紛過關(guān)。
被要求去練肌肉的男選手多少有些委屈地說,“我不過就是表現(xiàn)了真實的自己”,而周圍的其他選手也跟著起哄,“現(xiàn)在不就流行這一款嘛”。兩代人的審美觀又一次拉開了距離。
兩代人的差異成了金鐘獎舞臺上的主旋律,而關(guān)于誰的觀念才更能代表流行音樂的未來,更成為了焦點話題。順利晉級30強的東北歌手趙文說得中肯:“有些評委對什么是真正的流行音樂認識得并不清楚,你唱得太流行,他們會說我們這是專業(yè)的比賽;你唱得太專業(yè),他們又會說還是應該再流行一點。其實真正的流行音樂并不應該屬于哪一代人,邁克爾·杰克遜就是跨越時代的,關(guān)鍵還在于我們在做的,是不是真正的藝術(shù)。 ”
包裝 VS音樂
學會兩條腿走路
今年的金鐘獎大賽強調(diào)青歌賽的水準,快女式的包裝,大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意思。不過換一個舞臺,感受終究會不同,這一點,曾經(jīng)在今年快樂女聲的舞臺上闖到過賽區(qū)十強的徐湞棋理解最深刻。
“自信在那個圈子里變得非常迷茫。 ”徐湞棋這樣總結(jié)她的“快女”經(jīng)歷。專業(yè)出身的她因為唱功出眾而充滿自信,但當她踏進那個舞臺的一剎那,周圍充斥著比自己更年輕的90后妹妹,而評審們評判的似乎也不是你唱得有多好,自信心一下子沒了蹤影。
“我心里很清楚,如果我不按照他們擺好的步子走,肯定走不到最后。 ”徐湞棋說,在快女的舞臺上,每一個選手都會被“清晰定位”,如果你被定位為學生妹,就必須要剪齊劉海,要穿短裙唱蔡依林,定位成什么樣,整個比賽的過程中就必須是什么樣,不可更改。 “可有的時候你并不想讓別人擺布,痛苦于是就來了。 ”雖然名字中有個“棋”字,但不想當棋子的徐湞棋最終被淘汰出局,原因她自己至今都沒想通。 “相對而言,金鐘獎的舞臺不會限制你這么多,它拼的就是唱功和舞臺表現(xiàn),我可以自由地唱我喜歡的英文歌了。 ”
與選手的灑脫相比,金鐘獎的步履似乎要艱難許多。今年獎項放下身段向社會音樂人敞開大門,事實上就是因為民間選秀的強烈沖擊,讓金鐘獎意識到非變不可。針對緊箍咒越念越緊,收益卻依舊節(jié)節(jié)上漲的快樂女聲們,金鐘獎的主辦方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流行音樂學會秘書長金兆鈞表示,“我們沒有理由不向民間選秀學習,學習人家的包裝手法,先講娛樂,再講文化,今后金鐘獎的版圖會越來越大”。從來都是一條腿走路的流行樂界終究意識到,包裝+音樂,雙劍合璧才能動人。
專業(yè) VS民間
音樂學院學生翻唱曾軼可
一件事物都有兩面,走向任何一面都可能變成極端,央視的青歌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初創(chuàng)時期的青歌賽年年誕生大腕紅歌,幾乎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半壁江山,但隨著歌手水準越來越高,評委越來越吹毛求疵、重技輕藝,忽視歌手的親和力,導致這兩年的冠亞軍幾乎無人知曉。
金鐘獎面臨的也是相似的難題。按照以往,民間音樂人根本無法參與比賽,大量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被拒之門外;今年賽制一改,部分專業(yè)歌手又集體反彈,稱國家級大獎墮落了,廟堂與民間之爭,哪一個才能真正代表流行音樂的主流聲音?
曾軼可,今年選秀中最紅火的名字,民間音樂的代表,因為奇怪的創(chuàng)作和走調(diào)的綿羊音為人愛恨。然而就在金鐘獎的舞臺上,一位名叫林曼煒的選手和他的同伴在網(wǎng)上翻唱了曾軼可的 《獅子座》名聲大噪,林曼煒本人畢業(yè)于北京現(xiàn)代音樂學院。
“其實無所謂民間歌手還是專業(yè)歌手,流行音樂重要的是感情,要找到一個共鳴點,要學會在音樂里游泳!痹W可就是林曼煒近期的“共鳴點”, “我只是覺得好玩,她寫的歌真的還不錯,就是唱跑了幾個音!边@位專業(yè)背景、民間姿態(tài)的選手表示,自己畢業(yè)五年,沒有當老師,也沒有從事和專業(yè)相關(guān)的工作,只是呆在家里寫歌,到了最近才開始出來比賽, “有時流行音樂就是你坐了一輛公交車也可以有感而發(fā)寫下一個曲子,不需要什么特別專業(yè)的背景!
[對話評委金兆鈞]
五音不全還能晉級那是把觀眾當傻子
記者(以下簡稱記):上海的比賽是一個網(wǎng)絡賽區(qū),有很多來自民間的選手。與專業(yè)選手相比,民間選手有什么不同?
金兆鈞(以下簡稱金):我們說專業(yè)或者是非專業(yè)的,只是說明了一個身份,你是不是靠這個吃飯的,并不是評價歌手的好壞標準。不過普遍聽下來,經(jīng)過職業(yè)訓練的歌手,水準還是要高一些,我們并不否認音樂教育的作用。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是專業(yè)的就唱得好,我們只是建議如果你喜歡唱歌,還是要用職業(yè)化的方式或者私下拜師學藝的方式,加強自己音樂上的修養(yǎng)。
記:為什么今年的金鐘獎會融進很多選秀的評選方式?
金:我們試圖把選秀的互動方式和我們嚴格的評選做一個結(jié)合,這是新的探索,因為流行音樂歌手應該回到現(xiàn)場,像現(xiàn)在這樣只能靠假唱和錄音棚,這不是很好的方式,所以我們逼著選手適應比賽現(xiàn)場。很多專業(yè)的歌手退賽,只能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不夠。要你面對真實的觀眾,你就不敢唱了,那你以后也就別唱了。以前我們選出來的金獎、銀獎,根本沒人知道、沒人喜歡,那就是因為最終只是評委說了算。今年的金鐘獎做的改變就是“選秀+CCTV”,當然我們評的還是歌手,不是評娛樂人物。
記:選手們能適應金鐘獎的變化嗎?
金:是啊,很多人一聽是金鐘獎,國家獎啊,就來了。我們很多歌手一開始根本不在乎與觀眾的互動,上了臺連個招呼也不打,女歌手上來穿的像民族歌手一樣。我們希望流行歌手除了有唱功還要有 “范兒”,所以會給他們很多形體上的建議,我們的賽制也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引導,相信今后會不斷完善。
記:向選秀學習是不是也迫于無奈?
金:我們沒有理由不向民間選秀學習,不過他們那些也都是向英國、美國抄來的。需要娛樂的地方就應該娛樂,需要文化的地方再講文化,當然我們不會選音不準的,如果五音不全還能晉級,當冠軍,那是把觀眾當傻子。我常說中國的新聞廣播體系是公眾資源,不是私人企業(yè),拿了納稅人的錢瞎忽悠,那是種犯罪。
記:為什么不徹底地用選秀的方式選拔?
金:這就是底線。我們?yōu)槭裁床徽埌“,我們需要一個名氣很大的人來搗亂嗎?人家一場直播給一萬出場費,我們的評委一場給一千,這是區(qū)別。當紅歌手有資格評選手嗎?你讓李宇春來做評委,這合適嗎?
記:中國的流行音樂這些年沒有好的作品,沒有大腕的歌手誕生,問題出在哪里?
金:這主要是一個作為產(chǎn)業(yè)的產(chǎn)業(yè)鏈不完整。太多的歌手得了獎沒人管,有人管了又管得不太對,中國的唱片業(yè)很艱難,從教育體系、賽事體系、營銷體系,都需要探索和改革,一步步完善。很多音樂院校是這兩年才開設的流行院系,但奇怪的是一些院校只教學生唱英文歌,大部分的教學也不太好,唱法落伍,教出來的基本上就是一“民通”。很多人會憑著愛好去唱歌,但不要指望流行音樂都是自學成材,自學成材的只有極少數(shù),比如劉歡,羅大佑小時候也是學鋼琴的,周杰倫從小也都是學鋼琴出來的。有了好的教育體系和賽事體系后,還要有專業(yè)的藝人經(jīng)紀和銷售的團隊,這一點港臺地區(qū)做得比較好,內(nèi)地還有很多提高的空間。
記:如何看待上海在現(xiàn)在中國流行音樂界的地位?
金:上海30、40年代是輝煌時期,解放后也誕生了不少的歌手。現(xiàn)在看來,上海想要再次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中心,恐怕還要個二十年,因為上海人太上海了。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是完全的移民文化,就像現(xiàn)在的北京,誰是北京人?誰牛誰是北京人。這是個寬容的時代,只要你有個性,就會受歡迎。就好像上海的周立波,他說“你吃大蒜我喝咖啡”,就會有人喜歡,但問題是你能不能做出有上海自己特點的咖啡文化,這就是關(guān)鍵。記者 韓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