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琵琶在隋唐之前,是對報彈樂器的統(tǒng)稱。東漢劉熙《釋名》:"枇杷,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乎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今之琵琶是隋唐前后從西域(新疆一代)傳來的!端鍟 樂志》記:"今曲項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唐代是琵琶音樂的興盛時期。從宮廷到民間都很流行。白居易名詩《琵琶行》所記述的歌女的琵琶演奏,無論就藝術表現(xiàn)和演奏技巧來說,都是很精彩的。唐詩的琵琶為曲徑琵琶,是木質梨形音箱,四柱(即"相")曲徑,用撥子彈奏,分四弦、無弦兩種。今之琵琶為直徑,四弦。增加了品位(六相十八品或二十三品能彈足十二個半音,擴大了音域;琴弦以原來的絲質改為鋼絲尼龍弦,使音質更明亮,擴大了音量。演奏方法:古代為橫抱或斜抱,現(xiàn)大多改為直抱;右手改為指彈,豐富了演奏技巧。近日琵琶的演奏,右手技法有彈、挑、勾、抹、提、乾、搖、掃、雙彈、雙挑等。琵琶的曲目很豐富,現(xiàn)存重要的有清朝華秋頻編《琵琶譜》(1819)、李方國編《南北派十三大曲琵琶新譜》(1895)等。 《十面埋伏》 傳統(tǒng)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陽平楚》:譜最早見于《華秋頻琵琶譜》(1819)。明王寶(1598-1662)《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記琵琶家湯應曾奏《楚漢》。"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斗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金、劍擊聲、人馬群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成人如此。"所繪之情景、聲色與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個段落,都標題可歸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營"全曲序引,表現(xiàn)出征前的金鼓戰(zhàn)號齊鳴,眾人吶喊的激烈場面。音樂由散漸快,調式的復合性及其交替轉換,更使音樂增加不穩(wěn)定性。 (2)"吹打"。 。3)"點將"主題呈式,用接連不斷的長輪指手法(但輪一句輪一拂輪)和"扣、抹、彈、抹"組合指法,表現(xiàn)將士威武的氣派。 (4)"排陣"。 。5)"走隊"音樂與前有一定的對比,用"遮、分"和"遮、劃"手法進一步展現(xiàn)軍隊勇武矯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現(xiàn)決戰(zhàn)前夕夜晚,漢軍在垓下伏兵,氣象寧靜而又緊張,為下面兩段作鋪墊。 。7)雞鳴山小戰(zhàn) 楚漢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氣息急促,音樂初步展開。 。8)九里山大戰(zhàn) 描繪兩軍激戰(zhàn)的生死搏殺場面。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吶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劃、排、彈、排"交替彈法,后用拼雙弦、推拉等技法,將音樂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項王敗陣。 。10)烏江自刎 先是節(jié)奏零落的同音反復和節(jié)奏緊密的馬蹄聲交替,表現(xiàn)了突圍落荒而走的項王和漢軍緊追不舍的場面;然后是一段悲壯的旋律,表現(xiàn)項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劃"后急"伏"(又稱"煞住"),音樂嘎然而止。 原曲還有(11)眾串凱、(12)諸將爭功和(13)得勝回營。衛(wèi)仲樂先生的演奏到"自刎"止,后三段刪去不奏。今日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來看,又有"起、承、轉、合的"布局性質。第一部分含五段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為"轉"部,第三部分含二段為"合"部。 |
收藏| 紫阳县| 调兵山市| 怀仁县| 太和县| 卢湾区| 万全县| 会同县| 安福县| 常宁市| 利辛县| 永定县| 莫力| 松江区| 郧西县| 宁陕县| 南召县| 日喀则市| 仲巴县| 恭城| 盈江县| 凤凰县| 平度市| 元朗区| 兴宁市| 顺义区| 汨罗市| 莲花县| 惠水县| 司法| 屏东市| 黄石市| 阳春市| 茶陵县| 得荣县| 嘉兴市| 赤水市| 宜都市| 济源市| 仁布县| 林州市|